HIV抗病毒治疗后“长胖了”,这药还能吃吗?

HIV抗病毒治疗变胖

国内外指南均建议HIV抗病毒治疗期间定期关注体重,减少相关脂代谢疾病风险。

抗反转录病毒治疗(ART)无疑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感染者延长了寿命、提升了生活质量,但也有部分感染者在抗病毒治疗期间会发生一个现象,就是自己的体重有所增加,甚至超重或肥胖

那么这一现象究竟是由于药物所致,还是因感染者自身饮食结构调整所致呢?

1. 体重增加的原因是什么?

整合酶抑制剂(INSTI)与HIV感染者肥胖风险增加相关,机制尚不明确

随着抗病毒治疗进入整合酶抑制剂(INSTI)时代,人们发现,与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(NNRTI)方案相比,接受整合酶抑制剂(INSTI)或者蛋白酶抑制剂(PI)方案的HIV感染初治患者体重增长更明显。

既然都说整合酶抑制剂(INSTI)使人“发福”,那这药还能用吗?

我们先来看看,整合酶抑制剂到底能让人长胖多少。发表于《感染》杂志的一项研究,分析了用或不用整合酶抑制剂(INSTI)的体重增长情况。该研究共纳入329名HIV感染者,其中256感染者分入INSTI组,56名感染者分入非INSTI组。研究结果:平均随访17.2个月,整合酶类组体重平均增长2.4kg,非核苷类组体重平均增长0.5kg。

可见,整合酶类所导致的体重增幅并不大。那么导致体重增长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呢?

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,体重的增长与感染者的种族、年龄、HIV感染确诊时间、CD4细胞计数或者转换INSTI方案时的身体质量指数(BMI)均无关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体重<70kg的感染者的体重增长比体重70-90kg(3.8kg vs 2.3kg)、>90kg(3.8kg vs 1.8kg)的感染者都较多。这说明体重的增长或许与感染者自身情况存在一定关联,也有可能是HIV感染饮食结构的改变所导致的。

而关于INSTI导致体重增长的机制也尚不明晰,目前认为有以下可能性:

影响中枢受体:有假说称,INSTI可跨过血脑屏障,通过多种机制抑制具有控制食欲、调节体脂平衡等作用的中枢黑皮质素受体4(MC4R)的活性,导致能量摄取过多而消耗减少,进而引发肥胖。但目前也有研究显示,抑制MCR4所需的浓度远高于临床INSTI暴露的预期浓度,因此该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验证。

组织渗透度:不同INSTI在脂肪细胞内的浓度有差异,可能导致体重的增加。但也仍旧没有十分充足的证据能够支持这一假设。此外,有研究也证实,即使改变包含INSTI的方案,也不能完全逆转相关的体重增加。总体来说,INSTI导致体重增长的机制仍待进一步研究。但面对体重增长,我们必定无法视而不见,到底该如何应对呢?

2. 如何应对体重的增加?
全球指南:不推荐因体重问题改变初始方案
目前指南多主张注意对血脂紊乱、体重增长等情况进行监测与管理,但均未提出更改用药方案。

如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发布的《关于HIV预防、检测、治疗、提供服务和监测的综合准则:公共卫生办法的建议》指出,最近的临床试验和队列研究结果显示,使用DTG有导致体重过度增加的潜在风险,因此鼓励各国对HIV感染者实施长期监测,以评估体重或BMI的变化,筛查风险因素,评估其对代谢共病和心血管疾病以及对孕产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。(BMI是指身体质量指数,它是结合了身高和体重2个因素来判断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。)2021年欧洲临床艾滋病学会(EACS)指南提出,INSTI可导致体重增加,但对于初始使用ART的HIV感染者来说,体重增加又是恢复健康的表现,建议感染者在HIV诊断时、抗病毒治疗开始前及每年随访过程中评估BMI,及时监控体重变化。

体重增加确实应作为抗病毒治疗的注意事项,但目前无数据支持因体重问题而改变初始方案,总体原则仍应坚持原有方案。

建议HIV感染者在接受ART治疗期间不必过分担心体重的增长,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,如关注自身饮食结构、加强运动,在兼顾抗病毒治疗的同时,科学管理体重,减少相关疾病风险。

文章来源:白桦林联盟